「我都有備份」
「主機硬碟有做容錯RAID,應該沒事吧 ! 」
「偶爾想到把資料備份到外接硬碟」
以上對於資料保存風險度極高,往往就是沒有落實備份完整性評估。
俗話說:「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」,就是在闡述分散風險的概念,當然我在企業資料備份建置上,更不應該讓資料存在高遺失風險的架構底下,所以在備份的部署方式時,我們可以採用「321 原則」進行備份準則評估。
321 備份法則,可以為資料備份和災難復原作最好的準備,即使設備遺失或損毀,也能確保設備裝置的資料安全, ( 1 )資料至少有3 份備份、( 2 ) 使用2種以上的媒介備份、( 3 )其中1份資料存在異地備份 。
1. At least three copies. / 至少備份三份
2. In two different formats. / 採用使用兩種不同儲存格式
3. with one of those copies off-site. / 其中一份備份要異地儲存
除了上述的 「3-2-1 備份原則」,需要把資料備份在「什麼地方」,也是很重要的環節之一。舉例來說, 如果將C槽的資料備份到D槽去,那假使設備損壞或中毒,資料不管在C槽或是D槽,也都將毫無意義。因此,最基本的觀念為”備份資料不得存在原本存放資料的同一個系統環境中 ”。
在以資料存放原則來說,我們大致上可分成三種媒介儲存來看:
- 本地備份:指的是設備透過實體連接,將資料備份到其裝置上。例如外接硬碟、隨身碟等等。
- 公有雲備份:透過網際網路(WAN)將資料備份上像是Azure、AWS等等之雲端空間中。
- 私有雲(NAS)備份:透過網際網路(WAN)或是區域網路(LAN) ,將資料備份到 NAS 設備上。